Linux学习的第一天:系统结构——目录管理(持续更新中...)
Linux系统结构
/整个系统的根目录/bin系统启动时需要的执行文件(二进制),这些文件可以被普通用户使用/dev设备文件目录。/etc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目录/home目录包含用户的文件/sbin系统执行文件(二进制),这些文件普通用户不能使用/root系统管理员的Home目录
目录管理
ls:查看文件目录信息
-l:以长格式显示目录下的内容列表。(输出信息从左到右 依次包括文件名,文件类型、权限模式、硬连接数、所有 者、组、文件大小和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等)-a:显示所有档案及目录(ls内定将档案名或目录名称为 “.”的视为隐藏,不会列出)
mkdir:创建一个文件夹
-p:递归创建文件夹
rmdir:删除一个空的文件夹
mv: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
cp:复制文件(复制文件时也可重命名文件)
-r:递归复制
cd:切换目录路径
相对路径:相对于当前路径来说的绝对路径:前面带有/,从整个系统的根目录开始
touch:创建文件
vi:是unix系统上的一个全屏模式编辑器
命令模式
nG:光标移至第n行首,文件首行(1G)0:(注意是数字零)光标移至当前行首或者(^)$:光标移至当前行尾gg:光标在最后一行行首移至文件的第一行行首yy:复制一行p:粘贴nyy: 复制n行dd: 删除一行ndd:删除光标行的后n行- /后加搜索的内容,n向后搜索,N向前搜索
u:撤销至上一步
编辑模式
i:在光标前I:在当前行首a:光标后A:在当前行尾o: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O: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
末行模式(以冒号开头)
:0光标移至文件首行:set nu显示行号:q退出vi:wq保存并退出vi:w保存编辑内容:q!强制退出:wq!强制保存并退出:%s/源内容/目标内容/gg代表全局替换
rm:删除文件或目录
rm -rf:强制删除目录或文件,同时略过不存在的文件,不显示任何信息rm -i:删除文件或目录时给予确认提示
wc:打印出文件中字符行数、字节数、单词个数等
-c:统计字节数-m:统计字符数-l:统计行数-w:统计字数(由空白、等分隔)
cat:显示文件内容,并且支持将多个文件串连后输出
head:输出文件最前面的几行数据
more:分页显示文件内容(一页一页地显示,仅只能向前)
-num:每页显示多少行内容+linenum:从多少行开始显示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文武科技社!
评论
